请输入关键字
医院动态
您是否知道,每天不经意间摄入的“甜蜜”,正在悄悄成为您健康和笑容的“负担”?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我们将聚焦一个贯穿全身健康的核心话题:减糖。它不仅是守护牙齿的关键,更是控制体重、促进全身健康的重要一步。糖:健康与牙齿的“共同敌人”对牙齿的“直接腐蚀”口腔中的细菌是天然的“糖分爱好者”。它们会将我们食物中的糖和淀粉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会直接腐蚀牙齿最坚硬的牙釉质,导致矿物质流失(脱矿),最终形成蛀牙(龋齿)。每一次的含糖饮食,都是对牙齿进行一次长达20-40分钟的“酸浴”。对体重的“隐形堆积”添加糖(如蔗糖、果葡糖浆)提供了大量的“空热量”——即只提供能量,几乎不含任何维生素、矿物质或膳食纤维。这些多余的热量极易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甚至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为糖尿病埋下伏笔。危机的“交汇点”肥胖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肥胖会导致身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甚至牙齿松动等牙周问题。同时,严重的牙周炎也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控制糖分摄入,是从源头上阻断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策略。看不见的糖: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控糖的第一步,是认清敌人。糖不仅存在于明处,更隐藏在无数日常食品中。饮品“重灾区”:奶茶、果汁饮料、乳酸菌饮料、运动饮料、速溶咖啡等。调味“潜伏者”:番茄酱、沙拉酱、烧烤酱等。零食“糖衣炮”:饼干、糕点、冰淇淋、巧克力、甚至某些“健康”的早餐麦片和能量棒。学会阅读食品配料表。如果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排在前几位,就意味着它是高糖食品,需谨慎选择。双赢策略:如何轻松减糖,收获健康与灿烂笑容减糖并非要彻底告别甜味,而是用更健康的方式满足味蕾。饮水革命以水代糖,这是最立竿见影的一步。将所有的含糖饮料替换为白开水、淡茶或无糖苏打水。可以在水中加入柠檬片、薄荷叶或少量水果块增添风味。这不仅省下了糖分,更省下了可观的卡路里。“零食置换”选择天然替代加工,用新鲜水果替代甜点和高糖零食。水果中的糖分由纤维包裹,消化吸收更慢,不会引起血糖骤升。坚果、无糖酸奶也是优秀的健康零食选择。“厨房智慧”巧用天然调味,尝试用天然的香辛料和食材来提升食物风味,减少添加糖的使用。例如:用肉桂、香草增添甜点风味。用红枣、南瓜泥为粥品或豆浆增加天然甜味。用柠檬汁、醋来平衡菜肴口感,减少对糖的依赖。口腔护理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建立清洁防线在减糖的同时,建立坚固的口腔防线至关重要。·黄金法则: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至少2分钟,并使用含氟牙膏。·清洁牙缝: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刷无法触及的牙菌斑。·及时漱口:吃完甜食后,及时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能有效稀释口腔内的糖分和酸性物质。·定期检查:每年1-2次的专业检查和洁牙,是预防问题的终极法宝。选择减糖,不仅仅是为了秤上更小的数字,更是为了能毫无顾忌地绽放自信笑容;不仅仅是为了穿上更合身的衣服,更是为了拥有品尝真正食物本味的能力,以及一份长远的健康。在这个爱牙日,让我们从减少一瓶含糖饮料、选择一份健康零食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的理念。共同迈向一个更轻盈、更健康、笑容更加灿烂的未来。
2025.0920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首立“月水来腹痛候”,明确指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致体虚,风冷客于胞络,损伤冲任;经血虚而感寒,经期气血被风冷扰动,寒与血气相搏,不通则痛。”01认识痛经痛经的类型原发性痛经:无器质性病变,多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子宫收缩。继发性痛经:由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引发。常见症状下腹痉挛性疼痛;腰酸、乏力、头晕;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02中医治疗痛经中药调理(结合个人体质,辨证论治)气滞血瘀:用膈下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寒凝血瘀:用温经汤(吴茱萸、桂枝、艾叶等)散寒暖宫。气血虚弱:用八珍汤(人参、白术、熟地等)补气养血。肾气不足:用归肾丸(熟地、山药、枸杞等)补肾调经。针灸疗法常用穴位:关元、三阴交、血海、地机、子宫穴等。作用:调和气血、温经散寒,快速缓解疼痛(尤其对原发性痛经,能带来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艾灸暖宫适合寒性痛经,灸关元、气海、神阙等穴位,驱寒温经。推拿拔罐推拿:按摩小腹(顺时针)、腰骶部(八髎穴)促进血液循环。拔罐:在背部膀胱经或小腹拔罐,散寒化瘀。03日常预防与调护1.忌食生冷:经前一周避免食用冰淇淋、冷饮,防止寒凝加重疼痛。2.保暖防寒:尤其腹部、脚部保暖,可贴暖宝宝或热敷。3.适度运动:经期前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可减少疼痛;经期中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温和拉伸或散步。4.情绪调节:避免焦虑、压力,尝试冥想、深呼吸或听轻音乐,肝郁气滞会加重痛经。5.饮食调护:气滞血瘀者可食用山楂红糖水、玫瑰花茶;寒凝血瘀者可食用生姜红枣茶、艾叶煮鸡蛋;气血亏虚者可食用当归羊肉汤、桂圆枸杞茶(具体服用方法,需咨询专业医生)。04预防痛经的长期策略1.定期体检:筛查妇科疾病。2.记录月经周期:记录症状,帮助医生诊断。3.营养均衡:补充钙、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05常见误区❌“痛经忍忍就过去了”——长期忽视可能延误疾病治疗。❌“红糖水能治所有痛经”——仅对部分体寒者有效,需结合其他方法。❌“经期不能运动”——适度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疼痛。注意事项1.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以防副作用。2.继发性痛经需针对病因治疗,切勿拖延。
2025.0914
目前,静脉化疗仍是临床上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然而,肿瘤患者化疗周期长,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的开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植入式输液港的出现,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希望。01什么是输液港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输液装置,由两部分组成——注射座及静脉导管,用药时可通过无损伤针头插入注射座,连接通畅就可输液。02输液港的优点•感染风险低:导管埋于皮下,不与外界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使用时间长:输液港可使用10-15年,港体可反复穿刺2000次以上。•不影响正常生活:可洗澡、游泳等轻松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简单:4周维护一次,减少往返医院频率及费用。•保护静脉、减少患者痛苦:不用忍受反复扎针痛苦,避免高浓度药物外渗,增加对血管的保护性。03输液港日常注意事项可以做•淋浴,如首次植入输液港后需等待伤口愈合结痂(大约10到14天)才可以进行洗澡。•日常家务,如煮饭、洗碗、扫地等。•日常运动,如散步、慢跑、蛙泳、太极、做操等。•可放心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不可以做•日常注意衣着舒适,不穿紧身衣,女性选择合适内衣,保持注射座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完整。•避免摩擦港座周围皮肤,开车或乘车时应避免安全带摩擦港座部位。•避免置港侧肢体抱小孩。•避免置港侧肢体提超过五千克的重物。•避免做一些过度的拉伸动作,肩关节过度外展、大幅度摆臂动作,如引体向上、打球、托举哑铃、蝶泳、仰泳、自由泳、高尔夫球、网球、羽毛球、瑜伽等。•避免压迫、撞击注射座,防止港座扭转。•避免睡觉时压迫置港侧肢体,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温馨提示如果您需要输液港植入、定期维护,或有输液港相关问题咨询,请到我院肿瘤科门诊就诊咨询。
2025.0912
九月的风,渐渐带上了凉意。树叶开始泛黄,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拉长了它的身影。在这由夏入秋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世界预防自杀日。其实,情绪也有它的四季更迭,就像大自然会有春夏秋冬,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会经历阳光明媚和阴雨绵绵。而九月,这个季节交替的时节,恰如人生中的某些过渡阶段,更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自己的情绪健康。那些看不见的伤口在中医理论中,我们常说“气郁”会导致各种身心不适。这不是现代人才有的问题,古人同样面临着情绪困扰。《黄帝内经》中就有“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记载,清晰地指出了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源多,人们常常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奔波。表面上,我们能够应付各种挑战;内心里,却可能已经积累了太多疲惫和压力。这些看不见的伤口,不像身体上的伤痕那样明显,却同样需要被关注和疗愈。倾听身体的声音我们的身体比想象中更智慧。当心理压力过大时,身体往往会发出信号:可能是持续的疲劳感,可能是睡眠质量的下降,也可能是食欲的改变。这些信号值得我们去倾听,而不是忽略。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重视在问题尚未形成严重疾病时的预防和调理。对于情绪健康,亦是如此。日常的小情绪如果不加以注意,日积月累就可能形成更大的问题。秋日养心正当时秋季在中医理论中对应的是“肺”,而“肺主悲”。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常有“秋思”“秋愁”之说。因此在这个季节,我们更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这里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秋季调理情绪:建立规律作息:随着白天变短,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适度户外活动:秋高气爽,适当的户外运动既能锻炼身体,也能舒畅情志。与人沟通分享:找信任的亲友聊聊天,分享近期的感受和困惑,不让负面情绪在心中积压。感受自然变化:观察叶色变化,感受微风拂面,这些都能帮助我们与自然连接,平静内心。温暖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当身边的人向我们表达情绪困扰时,我们常常急于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立即的解决方案,而是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一句“我明白你的感受”、“我在这里陪着你”,可能比任何建议都更有力量。不评判、不急于指导,只是真诚地倾听,这种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治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四季人生如同四季轮回,有春的生机,夏的热烈,也有秋的沉淀,冬的静默。每个阶段都有其意义和价值。情绪低谷不是永恒的,它只是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在世界预防自杀日到来之际,我们想提醒大家:关注心理健康从不是脆弱的证明,而是对自我最真诚的关爱与负责。无论是通过与人交流,寻求专业帮助,还是通过自我调适,关键在于勇敢承认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心灵筑起温暖的守护。明天的阳光依然温暖无论此刻你正经历什么,请记得:黑夜再长,黎明终会到来;秋风再凉,阳光依然温暖。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愿意倾听你的故事,总有一处地方可以安放你的疲惫。给自己一个机会,也让关心你的人有机会走近你。、九月十日,世界预防自杀日。愿我们都能多一份对自己与他人情绪健康的关注,以理解为光、以温暖为炬,照亮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倾听,每一次求助都应当被回应。
2025.0910
避暑热防秋燥宜:滋阴润肺、祛暑化湿忌:过食辛燥,贪凉饮冷01.饮食篇滋阴润燥,清淡为本处暑后的空气就像被抽干了水分,变得干燥起来,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燥邪找上门,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紧绷等不适。这个时候,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就成了头等大事。比如,来一碗清甜润肺的雪梨银耳羹,软糯的银耳和清甜多汁的雪梨,在小火慢炖中交融,每一口都是对干燥的温柔抵抗;或是喝上一碗鸭肉粥,鸭肉性凉,既能补充日常消耗的营养,又能滋阴养胃,暖乎乎地滋润身心。除了滋阴,饮食清淡也不能忘。告别那些油腻、辛辣的食物,给肠胃放个假。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西红柿、鲜辣椒、茄子、马铃薯等,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卫士,补充营养,帮您抵御燥邪。同时,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来一杯香浓的牛奶,吃几个水煮蛋,为身体筑起一道健康防线,提高免疫力,轻松应对季节变化。02.起居篇早睡早起,防凉保暖处暑过后,秋日的气息渐浓,“秋乏”与“秋燥”也悄悄找上门来——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温柔的“秋意魔法”笼罩,既容易昏沉困倦,皮肤与喉咙也常感干燥不适。此时,及时调整作息节奏格外重要,别再延续夏天晚睡的习惯:建议每天尽量多留1小时休息时间,争取晚上10点前进入睡眠状态,清晨再伴着熹微的晨光轻轻起身,让身体跟着自然节律慢慢“换季”。午后若有空闲,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闲,给自己安排一段惬意的午休时光。哪怕只有短短半小时,也能快速驱散疲惫、唤醒活力,帮您化解一整天的困顿感;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秋季更需养护精力,充足的休息更是健康的“小保障”。民间常说“处暑寒来”,进入这个节气后,早晚温差会悄然拉大,白天或许还带着暑热余温,入夜后却凉意渐生,稍不留意就容易着凉感冒。建议别再贪恋空调的凉爽,不妨适当缩短空调使用时长,让身体慢慢适应室外的自然温度,维持稳定的基础体温。晚上睡觉时更要多注意腹部保暖——哪怕天气还不算冷,也记得在腹部搭一层轻薄的小被子,悉心护住脾胃,让它能安稳“工作”,减少受凉腹泻的可能。03.运动篇反捶背脊,疏通经络处暑运动有讲究,久坐、伏案人群尤其适合练“反捶背脊式”,具体方法为:1、盘坐,两手自然按于两膝,全身放松;2、两臂侧伸至身体两侧,小指在上,拇指在下,掌心向后,目视前方;3、两手从指尖开始握成空拳,向后画弧,拳眼轻轻抵在骶骨两旁;4、两拳沿脊柱两侧,由下向上轻轻捶打,同时身体微微前倾,拔伸脊柱;5、头身尽量向左后转动,脊柱旋转拔伸,两拳继续捶打,头身转正;6、身体微微前倾,头身尽量向右后转动,进行右侧练习,左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共做3遍;7、沉肩坠肘,下落还原,两手覆按两膝,目视前下方,呼吸自然,全身放松。这一式格外适合久坐不动或长期伏案的人群。练习时,通过左右转头、脊柱侧伸的动作,搭配手部对背脊的捶打,能有效为脊柱及周边经络疏通气血、活络经脉,帮身体缓解久坐带来的紧绷感。04.防病篇润肺护脾,饮食卫生处暑过后,空气中的秋燥之气日渐浓烈。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最畏燥邪侵袭,稍不留意,就容易诱发咳嗽、咽喉干痒等不适,让身体被“秋燥”缠上。想要给肺脏做好防护,不妨在饮食上多下功夫——常吃百合、白萝卜、雪梨这类能润肺生津的食物,用天然食材的滋养,为娇嫩的肺脏撑起一层温柔的“防护伞”,帮身体稳稳抵御秋燥困扰。玉竹麦冬润肺饮配方:玉竹10g、麦冬8g、鲜百合6g(干百合需泡发)、蜂蜜适量。制作方法:沸水浸泡,水温后加入蜂蜜(避免高温破坏蜂蜜活性)。功效:能发挥滋阴润燥、润肺止咳的作用,可针对性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不适、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问题,尤其适合长期用嗓人群、常待空调房人群,儿童也适用(需根据年龄酌情减量)。百合银耳糕配方:干银耳10g(泡发后约100g)、鲜百合50g(焯水打泥)、糯米粉200g、冰糖50g、枸杞10粒(装饰)。制作方法:①银耳泡发后煮烂(约30分钟),打成泥;②银耳泥+百合泥+糯米粉+冰糖揉成面团(若太干加少量清水);③分成小剂子(约30g/个),压成糕状,表面放枸杞;④水开后蒸15分钟(糯米粉熟透即可)。功效:滋阴润肺、健脾安神,针对缓解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咽干等问题,适合老人、儿童(口感绵软,易吸收)。处暑时暑热之气还未完全消散,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稍不注意就容易肠胃不适。此时,辛辣刺激、油腻厚味的食物不妨先暂时搁置,避免这类食物在体内积滞,进一步加重脾胃运化负担。此外,饮食卫生也需格外重视——吃瓜果前务必彻底清洗干净,日常使用的餐具也要定期高温消毒,从细节处守护好肠胃健康,为秋季养生打下稳固基础。处暑祝福语处暑已至,提醒您在这早晚清凉、午间仍热的时节里,照顾好自己:少吹空调多添衣,饮食清淡蔬果香,早睡早起精神好,反捶背脊身安康。愿您生活顺遂,收获满满,与美好不期而遇,快乐度过每一天。
2025.0823
1 2 3 4 5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