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广医保定|健康科普·脾胃病科】肠道也需“养生局”
时间:2025-08-05 访问次数:20

《脾胃论》指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强调了胃与大肠、小肠的密切关系,胃虚会影响到肠的功能,从而引发肠病。“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说明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对包括肠道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都有重要影响,脾胃虚弱可导致肠道功能失常,出现消瘦、泄泻等肠病症状。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消化吸收的核心场所,更是毒素排出的关键通道。可见肠道养生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调养肠道健康。

肠道保健应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保健

轻烹饪,减负担:用清蒸、炖煮代替油炸烧烤,减少油脂刺激,饮食有节,避免肠胃“超负荷”;

高纤配低脂:增加蔬菜、全谷物摄入,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红肉和动物内脏,降低胆结石、胰腺炎风险;

控酒水,拒剩菜:酒精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碳酸饮料易致胀气,剩菜易滋生细菌,优先选择新鲜餐食。

2.运动保健

640.png

长期久坐、运动量不足,会使肠道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易引发便秘、口臭等问题。应顺应四时:

春季早睡早起,适当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使身心得以放松;

夏季注意防暑湿;

秋季防燥养阴;

冬季早睡晚起,养藏阳气,使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利于肠道功能正常运行。

3.情志保健

“脑-肠”互动,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以减少对肠道的不良影响。

4.规范诊疗,禁止滥用药物

比如长期服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增加肠道疾病风险。在口服药物前要咨询专业医师,切莫自行“百度用药”。

5.肠镜筛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息肉及肠癌的必要手段。有息肉切除史的人群,肠道也可能再次长出新的息肉,这部分人仍为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复查结肠镜。

 

就诊科室:莲池区裕华西路530号一楼西北侧106号、107号、108号、110号诊室

咨询电话:0312-2098611;0312-2098612;0312-209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