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广医保定|健康科普·肾病风湿科】您的肾脏还好吗——慢性肾脏病知多少
时间:2025-03-12 访问次数:263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肾脏病(CKD)正逐渐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在发病初期,慢性肾脏病往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若不定期体检,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发展,一旦出现肾脏的症状预警,往往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所以许多患者确诊时病情已不容乐观。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您的肾脏还好吗?及早诊断,护肾健康”。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健康“潜伏者”,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认知,守护肾脏健康。

微信图片_20250314090627.png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肾脏就像身体的“净化器”,承担着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多余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任。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就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临床表现为尿液成分改变(如蛋白尿、血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微信图片_20250314090727.png

为什么会得慢性肾脏病

1.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引发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原因。

2.高血压

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会增加肾脏血管压力,造成肾实质损伤。

3.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肾脏也难以幸免。

4.遗传因素

多囊肾病、薄基底膜肾病等遗传性肾病,会通过基因传递,增加后代患病风险。

5.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滥用药物(如某些止痛药、抗生素)等,都在悄悄伤害肾脏。

微信图片_20250314091024.png

慢性肾脏病有哪些症状

早期

症状隐匿,甚至没有任何不适,部分人可能仅出现轻微的乏力、腰酸、夜尿增多、泡沫尿,很容易被忽视。

进展期

出现水肿,先从眼睑、脚踝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提示蛋白尿;还可能伴有高血压、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

晚期(尿毒症期)

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毒素在体内大量蓄积,引发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多系统症状。

微信图片_20250314091127.png

如何发现和治疗慢性肾脏病

1. 定期体检: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是筛查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手段,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高危人群更应增加检查频次。

2.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指标。

3. 饮食调整: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减轻肾脏负担。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西红柿等),以防血钾升高。

微信图片_20250314091229.png

4.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降压药、降糖药、利尿剂、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等,延缓疾病进展。

5. 透析和肾移植:当病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是维持生命的有效方法。透析是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帮助患者延续生命的希望。

慢性肾脏病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只要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关注肾脏健康,就能让“沉默的杀手”无机可乘 ,拥抱健康生活。